最近,我们频繁地被湖南洪水事件刷屏,从一组数据了解到:6月湖南平均下来20.5天的雨,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还多54毫米,为历史第一高值。
湖南境内各地都在收到洪灾的侵害,尤其是宁乡几乎全县城都被淹,长沙橘子洲头被洪水穿洲,还有涟源市老县城被淹,怀化灾情也是无比严峻。
湖南全省超过400万人受灾。
从这个数字中,我们不用看新闻视频和动态图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冲垮房屋、阻塞交通、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身为湖南人的小编,一直都心系家乡,希望洪水能够尽快退去,后续能够尽快重建,希望少一点人遇难,希望家乡人民一切都好好的。
让小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从受灾的照片中,看到救灾还是在用沙袋。
我们发射得了长征7号,建得了高铁,还有了最强大的机器人,为什么到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候,这些科技反而就不奏效了,在大灾难面前还只能用沙袋?
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更应该去化解各种灾难困境!让我们看看那些发达国家,是如何利用科技与洪水做斗争的吧!
洪水感知系统
欧洲提高防范和应对洪水事件的能力非常强,还研发了欧洲洪水感知系统(European Flood alert System——EFAS)。
EFAS通过耦合空间上分布的水文模型和各种高分辨率、确定性和概率性的中期天气预报来实现欧洲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预测和洪水预警预报与警报,并通过网站等方式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
铝合金防洪墙板
奥地利多瑙河畔的铝合金防洪墙板是由若干铝合金部件叠加而成,每个部件长约2.5米至3米,高20厘米,部件与部件之间用橡胶密封连接,保证不被河水穿透。
移动抗洪墙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改变,需要增高墙体时,就在原来基础上多加几块铝合金板,想要降低高度时则拆下几块板子,操作简单,既省时又省力。
德国“透水地砖”
在德国,80%的路面都铺设了一款可渗水透水的地砖,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
通过在不同区域,采用这种透水性地砖,增强城市地面的蓄水功能,同时也部分缓解了雨涝时的城市积水情况。
“海绵城市”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的核心在于让城市回归自然。
通过各种“海绵”技术,让城市变为海绵一样的水弹性城市,国外在“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研发相对较早,也掌握了不少核心的专利技术。
浮动房屋
位于加州的建筑公司Terry & Terry Architecture提出一种“浮动房屋”概念,名为Tidal House,类似于石油钻塔,采用可伸缩的支架,那些支架可以深入水中,依附在码头或者海湾底部。
浮动房屋会配备像Tesla Powerwall这样的家用电池系统,能够存储收集自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能源。该类房屋可以建在洪灾频发的地区,为人们免除屋子会遭受损害的担忧。
看完国外的这些“抗洪神器”,我们期待中国也能研发更多防洪抗洪的专利技术,让城市洪涝灾害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能实际运用到生活中,让世界少一点灾难,多一点美好!
此刻,洪水肆虐,战斗未止!向还在一线英勇救灾的官兵战士致敬!
救援进行时,湖南挺住!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