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将来更多的依靠第三方进行评估和评价。”话音未落,这项“计划”即已付诸行动。 昨天,中国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机构——国专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国专中心)在京宣布成立,并正式投入运营。
知识产权长期面临评估难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当今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知识产权大国。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居世界之首,是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
但是,目前中国知识产权长期面临统筹难、评估难、转化难、保护难、交易难、管理难、融资难等多难局面,特别是专利评估技术难上加难,这为专利技术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增加了难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在今天的发布会致辞中指出,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的时效性、无形性、专有性及权利的有限性等固有特征,使得知识产权价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起有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更为复杂。从总体上看,知识产权评估能力不强,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手段滞后,远不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要求,直接制约了知识产权运营产业的壮大发展。
贺化表示,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知识产权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专中心在经国家工商总局授权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监督指导下,于2016年7月12日注册成立,并于今天起正式投入运营,面向全国市场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于专利的企业价值评估、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等业务。
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大数据平台
国专中心董事长邹刚在发布会上介绍,该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发起、经国家工商总局授权批准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评估和企业价值分析的权威认证机构。
据悉,未来该中心将面向全国市场,为上市和准上市企业提供信息披露服务,为政府管理部门、金融证券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及科技园区、知识产权交易相关方、行政执法及司法机构等,提供专业、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价值分析,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披露和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业务,出具评估分析报告。
当天,国专中心还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国专知识产权评估系统1.0版”。据悉,该系统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全球专利数据库资源及专业的专利分析人才资源,结合并运用标准普尔旗下的数据分析咨询机构—Capital IQ全球的行业数据库及财务数据库,自主创新知识产权评估系统,建立了知识产权评估大数据平台;可对每个细分产业、行业、领域中预评专利技术和企业价值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评估,出具专业、权威的评估报告书。
已成立北京等七家省级分中心
据国专中心执行董事王鹤澄介绍,现阶段国专中心的产品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价值分析报告、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价值分析报告、按需定制的知识产权咨询报告等。
“我们产品的用途,就是为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机构在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时候,提供依据和参考。”她说。
据了解,这种依据和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为企业提供合理估算企业价值,为上市和准上市企业提供信息披露服务;为科研机构等提供科研立项、成果评价和成果转化的相关咨询服务;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进行重大科技活动时,知识产权项目立项审批、成果奖励及政策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提供分析依据;为金融证券投资机构提供参考,有利于证券机构披露知识产权信息,同时便于证监会进行监督管理;为知识产权交易相关方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等环节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为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
“创新驱动的关键是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因此需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国专中心就是要为知识产权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逐步形成大数据集聚效应,使知识产权从评估走向全产业链服务,让金融支持助推产业发展,真正实现科技金融创新驱动。”邹刚说。
据悉,目前国专中心已成立北京、江苏、辽宁、河北、山东、广西、吉林七家省级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