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格力与美的掀起了一场“专利战争”: 格力电器在北京起诉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调侵犯其实用新型专利权,索赔5000万元。此后,美的空调连续在苏州、广州两地,就格力侵犯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对格力空调发起3起诉讼,索赔4000万元。
两家空调巨头正在鏖战时,其中一方的美的却后院起火,被媒体披露10亿元理财资金遭“骗局”。
据《网易清流工作室》刊载的《美的集团10亿元理财资金遭“骗局”》披露,美的的7亿元理财资金,由“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借道上海财通和渤海信托,最终流向3家借款公司。直到放款后2个多月,美的方面最终发现,无论是银行出具的兜底函,还是资金流向的3家公司授信资料,均为伪造。
除了这7亿,还有另外3亿元:美的集团另有3亿元理财资金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涉案银行为“重庆银行贵阳分行”。
市值数千亿的美的集团,竟然被“萝卜章”骗走上十亿元理财资金,这样的消息一时间令业界大跌眼镜。
“骗局”整个过程,颇具戏剧性,甚至还有专门的“演员”。
时间推回到去年3月22日,来自美的方面的2名工作人员,以及上海财通的项目经办人等一行,由一名自称为“农行成都武侯支行客户经理”的人士陈某接待,来到了农行成都武侯支行办公大楼。根据合肥美的在《民事诉状》中的叙述,陈某领着美的方面等人从一层营业厅进入,坐上电梯进入办公区。全程并无任何人要求登记或出示证件,亦无人询问或阻拦。
在行长办公室,一名“黄XX”以行长的名义盖章,完成了整个签署过程,没有人深究过程中的漏洞,盖章《承诺函》的“行长”,到底是不是农行成都武侯支行真正的行长本人?亦没有人深究,接待美的来客的办公室,到底属于谁?
这样的过程也让业界对美的的“风控”充满质疑。
据美的方面提交给安徽省高院的内部项目审批记录显示,前往成都尽调后,美的金融中心安徽分部的负责人李某原本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他向上级汇报:“该项目借款人为农行授信客户,由成都农行兜底。与风险部一起现场尽调,核查借款人经营情况良好,且底层资产具备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建议操作。”
最终,相关主管领导批示了“同意”。尽管有人曾对业务中作出“本笔投资的主债权相当于没有担保措施,我们唯一的保障在于农行出具的承诺函,该风险请予以特别注意”的提示,但至少2决策者均以“美的集团此前曾有过多次类似操作”为由,认为“风险相对可控”。
纸终究包不住火,骗局最终东窗事发。
在放款后2个月,美的集团总部资金中心的主管领导前往农行成都武侯支行进行投后核查,揭开了这一“骗局”。
根据合肥美的在《民事诉状》中的说法:最核心的《承诺函》上的印章为伪造,盖章的“黄xx”行长为假冒,负责接待的“客户经理”陈某亦为假冒。三个借款企业的授信资料(包括上级分行的授信批复、抵质押证书、支行的尽职调查报告和物业评估报告)全是伪造的,上面盖的公章也全是非法私刻的。而陈某等人用以接待美的方面的办公室,则实际上是农行成都武侯支行一位路姓副行长的“行长办公室”。
来源:和讯网
原标题:正与格力陷入“专利战争” 美的“后院起火”被曝10亿元理财资金遭骗